安全是一條不歸路,沒有終點,無法止步。唯有跟隨時代的發展,磨光手中的寶劍,刺痛心臟。讓所有人記住,沒有安全,寸步難行。
安全文化一直都是我很崇拜的一種信仰,我相信企業的安全制度會越來越健全,執行力越來越強,人文關懷越來越深入人心,可行性越來越強,可是就是在我不安的年齡段,產生了不安的懷疑,也許是我的心不定,也許這種懷疑真實存在。
1、安全文化走過場
宣誓、簽字儀式、安全標語、安全制度等等。對于我個人看來,這些流于形式過程的東西,有養分,但是無意義。工程單位管理,安全事故往往都是發生的一線,也就是施工現場,真正傷痛的是誰,農民工,這個世界的工程師,這個世界是他們的汗水堆積而成。面對他們,搞形勢,他們會一笑而過。我曾經在給一個農民工做安全培訓的時候,他用不屑的口吻說,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,你瓜啦瓜啦說的這些沒有用,我們知道自己該怎么做,知道在什么樣的環境下如何保護自己。我當時很憤怒,但是回頭想想人家說的話,不無道理,為什么。因為我們不懂,不懂得施工中任何一道工序所付出的汗水是多少,不懂得因為現場環境與條件,不懂得隧道施工如何去抬起鋼架!我所說的不懂得是沒有做過,不懂的實際操作,體會不到里面汗水的味道。我前兩天處理了一起事故,隧道內上臺階立架,一名工人右手無名指第一節斷掉了,我接到這個通知的時候,很納悶,怎么會傷到這個部位。我跑到現場了解原因,原來這名工人在抬鋼架時,右手扣在了鋼架的下口,幾名工人抬起的瞬間,這名受傷的工人右手無名指在鋼架與平臺(圍巖石塊)間遭到擠壓,導致了這場悲劇。與現場一線人員閑言碎語的時候,得知,抬鋼拱架(工字鋼)的時候,抬上口,立架,你懂嗎?我不懂。
2、粗暴式安全管理
粗暴這個詞用于安全管理,可能有人會說,嚴格是對的。但是嚴格與粗暴聯系起來,說明安全管理者水平真的有限。我所說的粗暴式安全管理不是逮人就罵,吼的意思,我所說的是“罰款”。對于我個人來講,罰款只是手段,獎罰機制、激勵機制是一個永遠不會淘汰的管理辦法,這個辦法的度數永遠掌握在掌門人的手中,但是每個人的“酒量”不同,我所說的“酒量”是承受能力,可能一杯“啤酒”大家都可以承受,但是一瓶“白酒”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,中國人講究一個“度”(適可而止),留有退步,話不說滿,事不做絕是大多數人的“度”。曾經有個一個領導告訴我:“屁股決定腦袋,也就是你的位置決定你的思維方式。”我喜歡這句話,但是我更懂傾向于一個詞語(換位思考)。你可以推脫責任,但是事情永遠做不好,也就違背的不忘初心的原則。
3、復雜形勢全流程
這里只說關于安全管理,2014年12月1日推行了新安法,新安法對于我個人理解四個字“人人有責”,我所說的“人人”是管理者、是監管部門、是上級單位,這里強調一點, 我是一名施工現場的安全員,我每個月收到關于工程安全管理相關文件非常多, 每個月不少于3~5份,如果碰到安全月或者哪里出個事故的話,文件要翻倍,有個共同點,文件內容大致相同,程序大致相同,但是有一點不同“文件抬頭不同。”“我愛死你們了!”,你們的神同步告訴我,安全管理應該是什么樣子,必須是什么樣子,您對我們的要求,及我們對自身的要求竟然不沖突,因為新聞聯播說了。“例行檢查”,這個事情對于剛開始接觸安全管理的我,我非常喜歡,因為我不懂,我希望有人可以無形間接的告訴我,這個事情應該怎么做,我所管轄的管段內需要注意一些什么,在這里謝謝你們,你們是我的師傅,謝謝您們!復雜形勢全流程,全流程不可怕,大家目標一致。復雜可怕,為什么這么說,“標準”,這個詞大家不陌生,比如“標準化……”,但是如果每人一個“標準”的話,太可怕了。有意無意先不說,請給我一個“合理的”標準。
4、崗位無安全意識
單位上的人應該都明白什么叫做崗位,“在一定時間、空間內,崗位是企業賦予每個員工所應完成的工作任務、應負擔的責任、應具有的權限的統一。”我很氣憤的一件事情就是,懂,如何執行,所有關于安全的,都是安全員的事情,我在這里不是抱怨, 是忠心想告訴您:“請你多學習、閱讀。”最近上級部門搞了一個班組責任制,我舉雙手贊同,但是,希望不是形式化,真正的一線管理“經驗”是控制施工現場的絕殺,不是你有安全管理證件或者是多大的崗位領導所能控制的,不是你搞搞安全培訓所能闡述的東西,從源頭抓起,源頭控制才真正的可以讓“工人”心服口服。
將心比心,將事情落到實處,合理機制,真正的服務到一線才是王道,才是一個真正的“優秀”,共勉!